《四合院:从变成团宠初中生开始》 第7章 在线阅读
自从刘光奇考上中专,在家里的话语权更重一步。
往常刘光奇的话语权只是靠着父母的宠爱,如今他的话语权还在于他的学历。
毕竟在这个社会上,学历是很重要的东西。
对于只是高小毕业的刘海中来说,中专生那就是很了不起的了。
刘光奇没有像其他的穿越者那样利用物资混迹黑市,毕竟他的签到系统有时候也会签到出一些钱。
在中专学习还会有“人才补助金”,并不怎么缺钱花,而是在努力的充实自己。
在这三年的中专学习生涯中,认真努力了解并掌握各类机械制造的知识。
也曾运用这些知识和前世的一些眼界能力,绘制了一些改造机械的图纸,从而得到了教授们的认可。
一众教授都认为刘光奇这个学生是个可造之才,教授们的推荐,再加上刘光奇在校的突出表现,直接就考上了工程师。
这可不是很容易的事情,要知道一般中专生毕业,做技术员的偏多,而跳过技术员直接成为工程师的,那是少之又少。
四合院里,大家伙儿在这三年也没什么变化,刘海中仍然为了赶上一大爷的八级工等级而努力。
虽然没成功,还是七级工,但是这个奋斗的精神是值得嘉奖的,甚至还因为加班得到过几次“先进工人”的称号。
还被厂里奖励了一对儿搪瓷杯子和毛巾,这对于咱们二大爷来说,那就是莫大的鼓励了。
院里贾家还在哭穷,但是因为当家人贾东旭还在的缘故,并没有以后的那么不要脸。
日子虽然因为粮食定量过得紧巴巴的,但因为一大爷的帮衬,也没有饿瘦谁,小棒梗还养的肥嘟嘟的。
前院三大爷闫富贵,仍旧在扒拉着他的算盘珠子,计算着家里的钱和生活物资。
吃饭的时候,一盘花生米也要一人一个的六等分。
刘光奇的两个弟弟,二弟刘光天上了初中,三弟刘光福上了小学。
这一上学对于家庭的负担就更重了,好在刘光奇现在不仅不用家里出钱,而且偶尔还能补贴家用。
这些事情在刘海中心里,那就是大儿子最好,老二老三那就是赔钱的东西。
刘光奇也曾经试图改变过自家父亲的想法,但是咱们二大爷不要你觉得,只要我觉得,那也是很固执了。
刘光奇改变不了自家父亲的想法,也就只能偶尔补贴自家两个弟弟一些好吃的,给他们一点点钱票,并叮嘱他们不要告诉家里。
至于傻柱和许大茂,那完全就是欢喜冤家了。
一个成为了厂里的食堂大厨,一个成了厂里唯一的放映员。
要知道,在这个年代厨子和放映员都是“八大员”之一,这些岗位吃香着呢。
毕竟灾荒年,对于厨子来说也不算事儿,毕竟有那么句老话叫做“厨子不偷,五谷不收”,这厨子肯定就是不缺吃喝了!
而放映员呢?不但在厂里放电影,有时候还会去下乡放电影,那老乡肯定就会给放映员带一些土特产回来,例如家养的鸡啊,蘑菇啊,大葱土豆之类的也不缺吃喝。
傻柱和许大茂两个人整天针锋相对,也会做一些让人啼笑皆非的恶作剧。
三天两头的打一场架,虽然每次都是傻柱把许大茂痛揍一顿,但是由于一大爷偏袒傻柱,许大茂从来没有想过去厂里或者警察局告状,傻柱也没吃了什么亏。
但是许大茂也有赢了傻柱的地方,比如能说会道招小姑娘喜欢。
随着傻柱年龄越来越大,他开始着急了,盘算着让一大爷或者是聋老太太给他介绍对象。
但是傻柱的要求高啊,又要城市户口又要长的好看,学历还得高,加上一大爷有自己的一些小算盘。
相看了好些人也没成,最后媒婆已经把傻柱踢出自己的说媒名单里面。
二大爷刘海中两口子看着傻柱家相看的人来来往往,心里盘算着自家老大马上就得工作,也要相亲娶媳妇了,老两口想着哪天天问问自家儿子对未来媳妇的要求。
刘海中那是想什么就要干什么,在自家儿子在家的时候就问:“光奇啊,你这马上就要毕业了,毕业了以后也会进厂上班,爸妈琢磨着提前找媒婆给你相看姑娘,你对女方有什么要求吗?”
刘光奇心里思索了一下,自己今年也有20岁了,前世也一直单身,也是想过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
但是再过几年,那可就是动乱的时代了,自己身为穿越者,没有那么大的志向,只要能够保护好自家人就行了,毕竟自己的小肩膀也抗不了那么大的风雨。
于是就认真的对刘海中两口子说:“爸妈,那咱们先找媒婆相看着也行,至于要求嘛,我也没有什么高标准,就长的中等偏上就好,但是家庭成分一定要好,绝对不能找资本家那种,有海外关系的也不行,最好就是找咱们这样的工农兵家庭,不管有工作也行,没工作也可,毕竟我以后也能养得起媳妇。”
刘海中听了儿子的要求,也没觉得有什么问题,毕竟自家儿子长的又好,学历又高,以后的工作也好,那姑娘肯定比傻柱好找。
毕竟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特色,一个小伙想单独接触女孩,那就有耍流氓的特征。
大部分人都是经过媒婆介绍,刘光奇对此也没有什么抵触心理。
在这个年代,虽然车马慢,书信迟,但是很少有离婚的人,一过就是一辈子。
刘光奇经历过前世的浮躁,就喜欢这种平淡的温馨。老两口就给媒婆讲了自家儿子的信息,让媒婆好生寻摸寻摸好姑娘。
对于即将毕业工作的刘光奇来说,还是先参加工作要紧。
刘光奇的教授热情的邀请他在学校教书任职,培养学生。但是刘光奇还是婉拒了教授的邀请,决定去红星轧钢厂上班。
当然,理由也是有的,对于工程师来说,在工厂的一线更容易迸发出灵感。
于是,刘光奇的教授就拿出了一封学校的推荐信,对刘光奇说道:“我之前也大约知道你会去轧钢厂,这是一封推荐信,拿着这封信去找轧钢厂的杨厂长,他会安排你的工作的……”
刘光奇听完教授的殷切嘱咐,深深的给教授鞠了一躬,并对教授道谢,再和教授寒暄了几句后,并告辞离开,拿着推荐信回了四合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