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我们误读的世界》 外国人怎样请客吃饭 在线阅读
自2001年以来,我先后在埃及、印度、津巴布韦和苏里南从事外交工作。外交工作离不开请客吃饭,国宴、国庆招待会、欢迎宴会、答谢宴会、鸡尾酒会等都是常见的外交工作方式。我曾多次请外国人吃饭,我也曾多次应邀赴外国人饭局。外国人请客吃饭有哪些规矩?外国人请客吃饭与国人请客吃饭有哪些区别?为什么中外请客吃饭存在这么大的差异?下面谈谈我这些年来对这些问题的观察、体会与思考。
外国人请客吃饭有哪些规矩
外国人即使有公务一般也不请客吃饭,为什么呢?主要原因是经费预算中没有请客吃饭这个项目。我出任驻苏里南大使已18个月,我经常请苏里南政府部长、政党领袖、国会议员和社会名流品尝中国菜,总统、议长也曾多次做客使馆,但他们反过来却从没有因公专门请我吃过饭。当然,我经常出席当地政府或政要的国庆招待会或建党纪念日招待会之类的饭局,但那不是专门请我,而是几十人、几百人的自助餐,吃的东西都是平常的食物。苏里南总统鲍特瑟夫人宴请我们夫妇到她家吃早点,也就一杯咖啡,几块面包、三明治。严格说来,这不是总统夫人因公请客。遇到因公非得请客吃饭,那就临时申请经费。如我国国防部外办副主任关鹏飞少将和我国农业部副部长牛盾来访,苏里南军方和农业部都事先申请了接待经费。不过,由于官僚主义、办事拖拉等原因,常常接待对象结束访问离境了,饭钱还没有批下来。例如,我国解放军军乐团访问苏里南,苏里南侨团帮军方垫钱请军乐团吃饭,军乐团回到北京后半个月,饭钱才批下来。当然,苏方还有另外一个办法解决请客吃饭的问题,即请商界或侨界买单。杭州市友好代表团访问苏里南,接待单位帕拉马里博市没有接待费,另一个接待单位苏中友好协会也没有接待费,于是,让3家华商分别买单。后来,我代表使馆宴请杭州市代表团,同时,请苏方市长和苏中友协成员作陪,苏方却提出希望使馆也宴请3位华商一起参加。为什么?因为他们没有经费来对3位华商表示感谢,就借机请他们一起吃饭,以此表示谢意。无论在埃及、苏里南、印度还是在津巴布韦,绝大多数使馆的招待会都只提供春卷之类的小点心,而不提供正餐。还有一些使馆在经费预算中没有一分钱的请客吃饭的计划,因此,即使是国庆也不开招待会。这样,这些国家的大使永远只接受请客而从来不请客。
外国人请客吃饭以管饱和节约为原则。即使是国宴,吃的东西并不怎样,也就是好听,常常有乐队伴奏。2001年,埃及总统穆巴拉克举行国宴招待到访的朱镕基总理,我和一些同事随同出席。每个人可以点一道主菜,或者是牛排,或者是羊肉,或者是鸡块。总理点的是鸡块,我们建议,鸡肉太便宜了,还是点牛排吧。总理接受了我们的建议。主菜上来前,每人一份汤,一块面包,一份开胃菜,一点水果,这就是国宴的全部菜谱。要想吃饱,只能多要面包。当着总统、总理的面,他们只吃一块面包,你怎么好意思多要?因此,国宴对许多参加者来说,主要是精神大餐,吃完了回去还要加餐。苏里南官方的招待会,说是自助,主要是米饭、面包和色拉管饱,鸡鸭鱼肉则由服务员定量夹到你的盘子里,即使是总统、部长、司令或大使,也都一个样。外国人请客吃饭,没有鱼翅、鲍鱼、海参、燕窝、冬虫夏草,一句话,没有太贵的东西。原因无他,这些东西外国人一般不吃,也舍不得开支,这些东西在不少国家还买不到。我到津巴布韦不久,宴请津驻中国大使穆茨万格瓦一家。考虑到他们在中国生活已较长时间,给他们上了鱼翅。想不到穆的小儿子刚尝了一口就再也不吃了,连声说“一股怪味”。我在津巴布韦工作时,安排厨师到总统官邸为穆加贝总统家人做了一顿中餐,我坐在总统右边,向总统家人详细介绍了鱼翅等菜点,猪肉、豆腐、白菜等普通菜肴吃完了,除总统把鱼翅慢慢吃完了外,同桌的其他7人对鱼翅基本上没动。总统基本把鱼翅吃完,我猜测同他10次访问中国,了解中国饮食文化,知道鱼翅的身价有关。是不是使馆厨师做鱼翅功夫没有到家呢?不是,因为如有国内来的客人喝到厨师做的鱼翅汤,总是一遍赞扬声。
外国人请客吃饭常常有宗教因素。2002年8月的一天,印度朋友克瑞迪亚60岁大寿,邀请我出席他的生日庆祝活动,我欣然前往。克瑞迪亚因同中国做生意,先后访华61次。近200人前去为他祝寿,大家先是一起唱歌跳舞,然后吃自助餐。我找遍了所有的菜盘,竟然全是素菜,连鸡蛋也没有。不仅如此,连土豆、红薯、萝卜等菜都没有,吃的全是地面上长出的东西。我非常奇怪,有人告诉我:克瑞迪亚是耆那教徒,是严格的素食主义者,不杀生是耆那教的基本教义,耆那教徒不仅不吃动物,连长在地下的东西也不吃,他们认为如果把土豆、红薯等挖出来吃,这些植物也就会死去,因此,他们只吃采摘后仍会生存的白菜、番茄等蔬菜以及牛奶、乳酪等物。在我看来,唯一稍微上档次的只不过是饭后提供的冰淇淋而已。
外国人请客吃饭甚至让你自己掏钱,也就是他请客,你买单。一位同事告诉我:他参加一个考察团访问法国期间,应邀参加一个饭局。饭后,主人向每一位客人收费,大家觉得不可思议,既然请人家吃饭,为什么让人家掏钱?主人说,你们看看请柬,请柬上明明白白地写着:就餐费用自理。我多次参加过这样的饭局,例如,我在担任驻孟买总领事期间,每次参加领事团团长的饭局,口袋里都要事先准备好饭钱。这种饭局,操办者主要是给出席者提供一个交流和联谊的机会。在津巴布韦大选期间,总统候选人、前财长马可尼的助手说马可尼请我在长城酒店吃饭。吃完饭后,马可尼连声说谢谢安排饭局,然后就告辞了,被邀请吃饭的我和助手不得不买单。
中外请客吃饭有哪些不同
中外请客吃饭,风俗习惯迥然不同:
外国人请客吃饭,喜欢安静;国人请客吃饭,喜欢热闹。跑到国外餐厅,酒桌上欢声笑语、不断干杯的十之八九是国人。国人请客吃饭,许多时候以喝酒为主,吃菜为辅。食客们拿着酒杯,轮番敬酒,从坐着敬,站着敬,到走着敬,再到排着队敬。有多少桌,就敬多少桌,有多少桌人,就会有多少桌人站起来敬酒。餐厅里回荡的是敬酒声、碰杯声和助兴声,通常会引起旁边外国人的侧目而视。
外国人请客吃饭,喜欢灯光暗淡一点,明明有电灯,尽量少开,却点几支蜡烛。国人请客吃饭,喜欢灯火辉煌,这同国人喜欢热闹,喜欢站起来轮番敬酒的习惯有关。
外国人请客吃饭,喝酒自便,从不劝酒,更不灌酒。他们喝酒讲究的是过程和风度,很多时候不是为了美食,而是为了精神会餐。一杯威士忌,或一杯人头马,没什么下酒菜,喝时不断加冰,一次喝一点点,几个小时不知不觉过去了。试想一想,端一杯白兰地或端一杯伏特加,不时地品一小口,不时地高谈阔论一番,是多么惬意,多么富有绅士风度!中国人、俄国人或是韩国人喝酒,不少人注重的却是结果,比一口干,比谁喝得多。“干杯”这句汉语,外国人现在都会说了。我请津巴布韦的穆加贝总统、苏里南的前总统费内西安、现总统鲍特瑟总统吃饭时,他们都高举酒杯,都用汉语说“干杯”,但碰杯之后,他们并不真的一饮而尽。不少国人喝茅台是一杯一杯干,喝XO等洋酒,也是同样如此。
外国人请客吃饭,多在大庭广众之中;国人请客吃饭,多在包间雅座之内。原因无他,洋人开的饭店,特别是西餐馆,根本没有包间。国外的包间雅座,多在中餐馆内,或是其他亚洲餐馆,如日本餐馆、韩国餐馆等。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包间雅座的数量与请客吃饭的猫腻成正比,许多灰色交易、甚至黑色交易就是在包间雅座里达成的。
外国人请客吃饭,品种单一,选择余地不大。这次请你吃是这些东西,下次请你吃还是这些东西,并且做法、味道不变。中国人请客吃饭,讲究的是推陈出新,丰富多彩。大使馆请客吃饭,菜单留下,下次请同一个人吃饭,把菜单拿出来,请人家吃过的尽量不重复,一定要尽量保证客人常吃常新。在我到过的不少国家,就我所见,外国人请客吃饭,吃的基本上就这么几种东西:牛肉、羊肉、鸡肉、猪肉、鱼、蛋和蔬菜。如果是吃西餐,则只能吃到一种肉食,如果是请吃中餐,则品种要多一些。但没有鸡脚鸡头,没有鱼头鱼尾,没有心肝肺肚(这些通常拿出做狗食猫食鸟食),也没有生猛海鲜(一些亚洲国家除外)。在印度等国,连鸡皮都去掉了。蔬菜,特别是叶子菜,基本是生吃。苏里南盛产鱼翅,但当地人不吃。苏里南产三文鱼、金枪鱼、螃蟹、龙虾,当地人请客我从未吃到过,因为当地人不用这些东西待客。
中外请客吃饭为何如此不同
我觉得,中外请客吃饭如此不同,至少有以下几个主要原因:
——传统文化不同。《新周刊》杂志2010年第3期封面上赫然印着五个大字:“酒桌即中国”。中国几千年文明史同请客吃饭的文化传统分不开,说中国食文化博大精深一点也不夸张。订婚宴、结婚宴、回门宴、满月宴、生日宴、拜师宴、出师宴、庆功宴……即使算计人家,还来个鸿门宴。恐怕没人否认请客文化、酒杯文化、面子文化、人情文化、公关文化,等等。在中国确实使得请客吃饭在相当程度上与人生事业的浮沉、企业经营的成败等有关。我请你喝酒、你帮我办事,喝酒成为一种工具理性。在一些国人看来,美酒是用来壮胆的,酒桌是用来拍板的,嘴是用来喝酒与说事的,酒、桌、嘴拼在一起,则无事不可为。虽然吃饭其实很累,但再累也得吃。所谓“革命不是请客吃饭”,没有暴风骤雨的革命了,“请客吃饭”不就天经地义了么?每逢年底,公司企业、单位部门都有年会,这是观察中国生态的绝佳场合。企业文化不同,生意好坏有别,气势形态各样,但有一点相似,总得有人喝醉方为尽兴,总会有一句口头禅言简意“骇”:“吃好,喝好。”逢年过节,请客吃饭在所难免。有人说要移风易俗,但多少年来总有人喝到打点滴送医院,这都是常态。相比之下,哪个国家的传统文化有中国丰富?请客吃饭的传统文化更是没有一个国家堪与中国相比。
——宗教信仰不同。例如,我常驻过的埃及是穆斯林国家,喝酒吃猪肉违背伊斯兰教教义,碰上拉马丹(斋月),穆斯林必须守斋戒。从日出到日落都停止一切饮食、性事等活动,日落后才可进食恢复正常作息。斋月期间外国穆斯林不大会请你吃饭,就是你请他也难得请到了。再如,印度虔诚的佛教徒和印度教徒都是素食主义者,耆那教徒更是严格吃素,吃素的人占印度人口一半以上。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印度是素食王国。由于印度多数人喜欢吃素,印度开有不少只为素食主义者服务的饭店。西方国家的流行食品不得不适当地印度化。印度有专门为素食主义者开设的比萨饼店,麦当劳供应的夹层食品,相当一部分不是鸡鸭鱼肉,而是蔬菜。美国驻孟买总领事西蒙斯告诉我,肯德基在印度办不下去,只好撤走,因为肯德基不卖鸡就不是肯德基了。为什么印度这么多人吃素?我曾就此问题请教过许多印度朋友,他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我,主要是宗教的原因。印度教中的种姓制度规定,高种姓不能吃鸡鸭鱼肉和蛋类,耆那教、佛教同印度教一样反对杀生,认为踩死蚂蚁都是罪过,出身于婆罗门或刹帝利的高种姓的印度教徒,更是以吃素而自豪。他们大多都是社会精英阶层,于是,社会上自然而然产生了越有地位、越有文化的人越吃素;反之,越没有地位、越没有文化的人什么都吃这一现象。还有一些低级种姓,例如首陀罗等,为了上升到高级种姓,对高级种姓的一些生活方式进行机械模仿,以求改变自己的地位,如放弃吃荤,改为吃素等。加之,宗教色彩特别浓厚的印度素食主义者协会等团体极力倡导素食,这就使吃素的人长期以来居高不下。印度前驻上海总领事苏伯拉马尼告诉我,他在上海工作的7年时间里也吃荤,但回到印度后,受素食文化的强烈影响,特别是亲戚朋友中虔诚的印度教徒们眼睛都盯着他,他也就不知不觉地又成了一个素食主义者。印度人嗜酒成瘾者或酒量很大者极少,从未见过印度人一饮而尽地干杯,也从未见过有人行酒令或醉倒过。
——审美情趣不同。请客吃饭,外国人偏好宁静,中国人喜欢热闹;外国人轻言细语,中国人高谈阔论;外国人偏好小口慢饮,中国人喜欢大口豪饮;外国人喜欢静坐品酒,中国人喜欢站着敬酒。这些很难说谁对谁不对,审美情趣不同罢了。但是请客吃饭要注意地点与环境,比如在国外大堂请客,确实不宜高谈阔论,旁若无人,频繁地来回敬酒。
——饭费来源不同。外国人请客吃饭,多数是私人请客;国人请客吃饭,不少是公款买单。私人请客的,吃不完自然打包。公款买单的,浪费自然难免。
其实,这些年来,国家在外事接待活动中,请客吃饭已越来越体现礼貌、适度、节约、从简的考虑,也就是说,请客吃饭越来越与国际惯例接轨。我们国家领导人和外交部领导请客,常常都是四菜一汤,甚至三菜一汤;饭局时间控制在一个小时以内,甚至不到一个小时。即使胡锦涛主席招待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国宴也是非常简单:翠汁鸡豆花汤、中式牛排、清炒茭白芦笋、烤红星石斑鱼、一道点心、一道水果冰淇淋和2002年的长城五星葡萄酒。尽管胡锦涛主席在请客吃饭方面带了好头,但不少国人受传统文化的熏陶、风俗习惯的影响、思维定式的驱动,下不了决心用四菜一汤待客。多数国人首先考虑的恐怕还是吃饱、尝够、喝好,还是鱼翅鲍鱼多多益善,茅台酒鬼多多益善。如此,我国在请客吃饭方面要与国际接轨,恐怕比在别的方面与国际惯例接轨困难要大得多。